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发布时间:2022-11-25

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统计
统计石家庄调查队

2022年3月17日

2021年,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门以新时代特色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和、市各项决策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增长、促、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4.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7.1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3878.4亿元,增长8.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8%。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3%。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1120.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6.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09%,比上年末提高0.9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0.9%,其中,交通通信类累计上涨3.8%;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8%;食品烟酒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衣着类价格呈现降势,分别下降0.9%和0.5%。居住类价格与去年持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9%。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6万公顷,增长0.1%。粮食总产量432.4万吨,同比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198.8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233.6万吨,下降0.3%。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6.6万公顷,同比增长3.3%;总产量491.2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19.1万吨,增长4.6%。

全年肉类总产量50.09万吨(猪牛羊禽),比上年增长4.6%。其中,猪肉产量31.55万吨,增长10.7%;牛肉产量7.59万吨,下降0.3%;羊肉产量1.59万吨,增长4.5%;禽肉产量9.36万吨,下降8.3%。年末生猪存栏200.7万头,增长2.3%;生猪出栏402.9万头,增长15%。禽蛋产量70.35万吨,增长0.8%。生牛奶产量80.18万吨,增长4.5%。

表1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0.2%,集体企业增长14.9%,股份制企业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12.0%。从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2.2%,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分行业看,主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纺织服装业增长4.3%,食品工业增长13.9%,钢铁工业下降1.2%,建材工业增长2.3%,医药工业增长13.1%,石化工业下降8.0%。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2.2%。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3%。

表2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

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74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房屋竣工面积129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1.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4.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2%。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5.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8.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3.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9%。高耗能行业投资比上年下降0.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6%。

表3  202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项目中,总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下降15.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4.5%。

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1.6%;办公楼投资下降32.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0.7%。房屋新开工面积113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9.0%。商品房销售面积628.3万平方米,增长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3.9%,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89.7亿元,增长5.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2.8亿元,增长4.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3.9%;饮料类下降13.4%;烟酒类增长8.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9.3%;金银珠宝类增长56.5%;日用品类增长0.7%;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下降3.8%;中西药品类增长4.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5%;汽车类下降0.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值1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出口总值857.1亿元,增长9.1%;进口总值624.1亿元,增长9.2%。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1亿美元,增长5.6%。全年新设外资企业52家,新增合同外资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8%。

河北石家庄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为5.2亿吨,比上年增长2.5%。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为1961.1亿吨公里,下降0.3%。公路旅客运输总量为0.08亿人次,下降22.7%。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为7.6亿人公里,下降2.9%。

年末民用汽车(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31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3万辆,增长7.0%。民用轿车保有量243万辆,增长6.5%。其中私人轿车245万辆,增长7.0%。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45.0亿元,同比下降40.7%。邮政函件业务0.1亿件,与去年持平;包裹业务44.7万件,同比下降21.3%。快递业务量145537.1万件,同比增长32.8%;快递业务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8.4%。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3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462.8万户,增长11.1%。移动电话用户1428.1万户,增长4.4%;固定电话用户114.7万户,增长6.9%。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709.6万人次,增长7.7%;国内旅游收入698.3亿元,增长2.19%。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4.1亿元,增长8.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3.1亿元,增长8.4%;公共安全支出54.2亿元,下降2.9%;教育支出214.1亿元,增长4.2%;科学技术支出14.8亿元,增长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6.5亿元,下降0.3%;卫生健康支出120.8亿元,增长28.1%;节能环保支出50.4亿元,下降17.2%;社区支出152.5亿元,增长26.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188.0亿元,比年初增加1270.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347.5亿元,增加1025.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252.9亿元,增加1470.8亿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高等学校48所(其中普通高校43所,成人高校5所),招生26.18万人,在校生77.11万人,毕业生21.7万人。研究生招生0.94万人,在校生2.49万人,毕业生0.6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19万人,在校生60.93万人,毕业生14.8万人。

普通中学406所,招生20.6万人,在校生57.6万人,毕业生16.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32所,招生9.7万人,在校生26.0万人,毕业生6.6万人。小学1398所,招生14.0万人,在校生92.3万人,毕业生14.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3所,招生302人,在校生2371人,毕业生315人。幼儿园2062所,在园人数34.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2%。全年专利授权25758件,有效发明专利1143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01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69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年末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498个,市级及以上检测中心50个,产品、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14个,强制性产品认证企业53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4.6万台(件)。制定、修订市级地方标准38项。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个,艺术表演场馆10个,文化馆23个,博物馆25个,公共图书馆24个,广播电视台18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在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金牌367枚,银牌317枚,铜牌316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8494个。其中,医院30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0个,村卫生室3964个,乡镇卫生院204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5653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55020张,乡镇卫生院7659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3.6万人,注册护士3.9万人。

年末各类提供住宿的收留抚养类机构271个,床位4.1万张。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60个,床位4.0万张;各类社区服务机构351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51个,社区服务站967个。

十一、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36%。

全年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气240天。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14.26亿千瓦时。其中,太阳能发电量5.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垃圾焚烧发电量5.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生物质发电量3.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7%。

十二、居民消费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55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24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6元,增长10.2%。

年末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8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7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为212.5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65.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5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7.0万人,增加1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81.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62.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41.1万人。


注释:

1. 本公报中数据主要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数据确定后,初步核算数据不再使用。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593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

4.2021年全年,民营经济统计口径调整为除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和外商控股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具体包括五类经济单位:民营企业(企业控股情况中除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之外的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个体经营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其他民营组织。

5.本公报中石家庄市指标数据除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进出口总值、电信等指标数据含辛集市,其余数据均不含辛集市;分指标因口径变化,与上年公报数据不衔接。

6.由于单位换算、四舍五入等原因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7.物价、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新设外资企业、交通、邮电、旅游、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服务、资源、环境、居民消费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均为相关门提供数据。

8.2020年统计的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含退休人员,按照医保对我市的业务指导,2021年只统计在职人员。2020年在职人员128.6万人,实际增长率为9.7%。

9. 按照文旅要求,目前未开展入境游业务。故2021年无国际游客和国际旅游创汇收入指标数据。

10.财政相关数据为总决算口径。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