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街市政化改造滹沱河特桥施工现场。
的擘画了全面现代化、以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复兴的宏伟蓝图,委十届三次系统谋划了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石家庄市深入学贯彻的精神,牢牢把握署,全面落实委各项工作安排,谋划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强市,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交通强市,链接全球、服务全国的物流强市,创新引领、高端智能的制造强市,数字赋能、融合发展的‘数字新城’,乐享颐养、安逸舒适的惬意会城市,天蓝地绿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石家庄”的式现代化石家庄场景。作为新从这里走来、赶考路从这里启程的城市,石家庄正在新的“赶考路”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信心如磐、奋楫笃行,全力推进经济总量过万亿
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石家庄市第十一次代会明确了“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跃升”等“七个跃升”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加快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2022年全市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领跑全国42个主要城市,创造出经济发展的“石家庄速度”。
主导产业奠定发展基本盘。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设立200亿元的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的主导产业专项资金,实行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鼓励扶持。2022年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率先突破产业营业收入均增长10%以上,加速向千亿级规模进军,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项目为王夯实发展压舱石。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开展精准招商、园区招商、小团队招商和以商招商,力实施“雁回巢”工程。绿叶集团、华普生物等一批企业来石投资兴业,同福集团总、仁和益康药业等迁回家乡。常态化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拉练,各县(市、区)比拼争先、竞相发展,2022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87个,同比增长101.1%;集中开工项目2037个,总投资4035亿元;6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开工。
园区升级按下发展快进键。坚持“房地产为产业发展让路,插花式为集中让路,土地供应优先保障产业所需”,高标准规划产业园区,优化整合石家庄高新区与循环化工园区,高新区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全市级以上园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万亿元关,经开区等6个园区超千亿元,全市园区发展能级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高水平园区和低成本园区,投融资、担保、市政、科创“四个平台”实现级以上园区全覆盖,亩均土地成本由45万/亩降至15万/亩,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科技支撑释放发展新动能。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企业在创新中发挥更作用。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机制,签订首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15个,着力破解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组建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河北工业学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为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注入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加快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获评“2022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精雕细琢、加速蝶变,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
城市建,城市为。石家庄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实施“拥河发展”,把会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品去精雕细琢,推动城市面貌脱胎换骨,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强化扩面发展,力破瓶颈制约。针对城市欠账和久治不愈的“城市病”,科学精准划定“三区三线”,将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拓展至660平方公里,为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规划构建“一主、四辅、两带”城市空间格,擘画了会发展新蓝图。以立法形式强化对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上限值2.0的刚性管控,彻底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积极探索推行带规划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真正做到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加强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构建整体性、协调性及艺术性为一体的会城市特色风貌,打造错落有致、优美舒展的城市天际线。
赋能城市品质,提升品味魅力。坚持以“6+2+2”重点项目为引领,规划实施了69个城市更新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高铁片区绿色体育公园正式对外,城市客、超高层建筑等重点项目正在全速推进;太平河城市片区跨河桥梁工程实现主塔封顶,滹沱宾馆达到整体条件,“片区”形象初显。复兴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两工程主体完工,城市边界“十字锁链”变身城区道路“主动脉”。9个高品质城中村改造试点已有140余栋住宅楼实现主体封顶,1975年以前危旧更新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2300多万平方米,轨道交通4、5号线一期工程开工,东垣古城遗址公园一期正式开园,新型社区示范样板石煤机项目主体竣工,“四横五纵一环”主街主路和902条小街小巷景观全面提升,百年正太饭店再现昔日芳华。
蹄疾步稳、积能蓄势,坚定不移推进
激发动力,带来活力。坚持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放眼全国看石家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方位扩对外,助推石家庄未来发展闯出新天地,开辟新境界。
国企握指成拳凝聚发展力量。哪里问题最尖锐,就指向哪里。以国有企业三年行动为契机,按照“先脱钩、再集中监管、再重组”的步骤,将77家市属国企整合为集团,形成“5+2”国企架构,成为经营城市的重要平台载体。城发投、交投成功实现AAA主体信用评级,城发投承接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1738亿元;交投承接复兴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等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601亿元。全市城市一年的投资额,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的投资总和,“1+1>2”的聚集放效应进一步显现。
以“一号工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树牢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的意识,举全市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全首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始实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全流程网办”,超过76%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优于同类会城市,审批效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创新实践”获评全国法治示范项目。全面推行“智能AI审批”,成功上榜2022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行政企定期交流工作机制,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推动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更好结合。
“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加速。(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推进,成功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国际陆港入选物流枢纽名单,常态化开通13条国际线路,覆盖40多个和地区,中欧班列年运营突破500列,全面构筑国际物流通道。以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知名会展平台为媒,一次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城市宣传推介和综合营销,吸引了更多国内外先进企业、高端要素落地生根。石家庄正在以更加的姿态联接世界。
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项项民生工程竣工、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解民忧办好民生实事。创建10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改扩建255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全率先开展了小学生暑假免费托管服务。新建81个养老助餐点,日间照料站点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幼有优育,老有康养”深入千家万户。北京学医院石家庄医院、天津中医药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石家庄医院挂牌开诊。“预住院”、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持续深化,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跨直接结算实现县级全覆盖。967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群众30万人,用心用情打造舒适便捷、功能完善的宜居家园。
暖民心回应群众期盼。持之以恒狠抓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稳定退出全国“后十”,消除群众的“心肺之患”,守护美丽会的最亮底色。创建级美丽乡村377个,改造542.5公里农村公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建球类运动场地280个、健身步道110多公里、公园游园36座,更新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1755处,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运动、享受生活。聚焦停车难问题,新增公共停车位3.5万个。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全面整治“烂尾楼”项目,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领域安全防线更加稳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道至简,实干为要。石家庄广员干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一心为石家庄,正以“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姿态,用“努力指数”换取城市的“发展指数”,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奋力打造式现代化石家庄场景,为加快经济强、美丽河北作出会贡献。(赵建海、刘永强、邹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