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李吉申、黄乐)深秋时节,在河北元氏县赵同乡野鹿头村的红薯地里,村民在田间往返穿梭、挑拣、搬运、装车,采收红薯,一派喜获丰收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村充分发挥当地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的优势,力发展红薯种植,种植面积近千亩,品种包括富硒红薯、“冀薯98”、白玉蜜薯、西瓜红等,全村红薯产量超1000万斤,畅销京津冀、山东、山西等地。
近年来,该村立足区位优势,力发展设施农业,按照“集中布,连片,规模发展”的发展思路,力推行“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在原来的基础上流转土地500多亩,建起了光发红薯专业种植合作社,建有育秧小拱棚30多个,可一次性储存百万斤种薯的储存库1个,物流园区1处,粉条加工厂1座,形成了集育秧、种植,储存、运输、加工为一体的生产链。
据介绍,该村仅红薯种植每年可带动200余村民就业。“下一步,我们要引进人才,加和科技院所的合作力度,力开展科学种植、智能种植,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集体经济。”说到未来的发展该村支刘昊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