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旗渠》在央视一套的热播,让我们再次关注到身边的“红旗渠”,也是被誉为“太行第一渠”的绵右渠。这条渠从1958年开始修建,历时20年建成,长达1868公里。井陉、鹿泉、平山、井陉矿区20个乡镇193个村的农田得到灌溉。11月12日至14日记者驱车对绵右渠进行了实地探访。图为被誉为“银龙潜飞”的上安倒虹吸渡槽工程。图为无人机空中拍摄的绵右渠,蜿蜒曲折,似一条太行山上的天河。记者张海强摄影报道
电视剧《红旗渠》在央视一套的热播,让我们再次关注到身边的“红旗渠”,也是被誉为“太行第一渠”的绵右渠。这条渠从1958年开始修建,历时20年建成,长达1868公里。井陉、鹿泉、平山、井陉矿区20个乡镇193个村的农田得到灌溉。11月12日至14日记者驱车对绵右渠进行了实地探访。图为被誉为“银龙潜飞”的上安倒虹吸渡槽工程。记者张海强摄影报道
电视剧《红旗渠》在央视一套的热播,让我们再次关注到身边的“红旗渠”,也是被誉为“太行第一渠”的绵右渠。这条渠从1958年开始修建,历时20年建成,长达1868公里。井陉、鹿泉、平山、井陉矿区20个乡镇193个村的农田得到灌溉。11月12日至14日记者驱车对绵右渠进行了实地探访。图为1974年担任方岭公社的张彦国老人讲述当时修渠时的情景。 记者张海强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