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2月4日讯(通讯员田磊 刘颖慧)揉泥、拉坯……在陶瓷技师的指导下,一块块泥土变成了一把壶、一个盏,三两画笔,一个属于自己的陶瓷艺术品即将出炉。今天,“亲子体验:学做陶艺”活动在河北图书馆“守正书房”举行,来自会石家庄的20多名读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井陉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力扬现场为读者讲解了井陉窑的历史、井陉窑陶瓷工艺流程以及井陉窑瓷器特点等。随后陶瓷技师现场示范传统的拉坯技艺,指导读者体验陶艺拉坯、塑形等工艺。沉浸式的陶艺制作体验,让读者近距离接触了陶瓷艺术,同时进一步领略了井陉窑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也是河北图书馆兔年新春主题公共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一。
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厚宏博的文化精神。井陉窑作为河北古窑之一,自隋唐以来一直薪火不断,唐后期至宋、金为盛烧期,历经元、明、清、民国到近现代还在续烧,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其作品特征与邢窑、定窑、磁州窑相互影响,又极具自身特色,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井陉窑有着璀璨的过去,也经历过兴衰更替的阵痛,但它千年不熄的窑火依旧在绵河两岸燃烧。2001年井陉窑遗址被列入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井陉窑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件出色的陶器要经过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多个步骤才能制成。活动现场,陶瓷技师边示范边讲解,怎么利用腿力量,如何借助手肘发力,什么时候手掌动,什么时候手心动……,掌握要领才会让作品更加完美。一坨坨泥巴最终在家的亲手制作中奇迹般地变成属于自己的一方陶瓷工艺作品。家体验自己做陶瓷的过程,再带走自己的劳动“结晶”,会有一种满满的收获感。
活动现场,井陉窑文化研究会会长印海廷表示,发掘和保护井陉窑古陶瓷遗址、弘扬和传承井陉窑古陶瓷文化及传统烧制技艺,将这种传统烧制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她成为陶瓷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长期目标和任务。下一步,井陉窑文化研究会将举办井陉窑陶瓷文创赛,开通井陉窑网络直播间,继续积极参加国内外陶瓷类博览会,与各地知名窑口展开交流合作,持续扩井陉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河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图兔年新春主题公共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就是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读者们不但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营养而且通过实践体验感受传统文化,培养动手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