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11月30日讯(河北日报记者董昌)今天,从河北石家庄市发展委获悉,发展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物流枢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25个枢纽纳入“十四五”首批物流枢纽名单。其中,石家庄陆港型物流枢纽成功上榜,也是河北唯一入选的陆港型物流枢纽。
11月23日,京津冀首趟直通北欧芬兰的中欧班列驶出石家庄国际陆港,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河北日报通讯员余陈军摄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25个物流枢纽中,东地区8个,中地区6个,西地区8个,东北地区3个。目前,发展委已牵头布了70个物流枢纽,枢纽网络覆盖全国29个(区、市)和生产兵团,为加快“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家庄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城市之一,2018年便已被列为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石家庄陆港型物流枢纽由依托石家庄国际陆港的“核心区”和依托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互补区”两个片区构成,分别位于高邑县和正定县,按照“统一领导、平台统一运营、企业分类运作”的模式运营。枢纽总占地面积291公顷,其中,核心区占地200公顷,功能互补区占地91公顷,相距约70公里,通过京广铁路、新元高速及107国道等交通干线互联互通,形成“一体两翼、南北呼应”的发展格,实现“一核一补”的功能互补、协同一体,集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于一体的陆港型物流枢纽。
“此次石家庄陆港型物流枢纽成功入选,是对石家庄物流业长久以来高质量发展的肯定,也为石家庄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发展机遇。”石家庄市发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助于发挥陆港型物流枢纽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释放石家庄陆港核心效能,加快京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升多式联运规模和效率,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市在全国的物流枢纽地位,打造内陆枢纽经济新引擎,为“双循环”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接下来,石家庄市将按照发展委《通知》的要求,高质量推进物流枢纽。重点整合优化存量物流设施,统筹补齐枢纽设施短板,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强化与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的互通合作和联动发展。促进枢纽互联成网,推动完善以枢纽为支撑的“轴辐式”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枢纽间业务协同、政策协调、运行协作。发挥枢纽优势促进宗商品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在更范围、更深层次促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与枢纽布衔接、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发挥枢纽作用,优化物流通道沿线产业布与分工合作体系,打造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