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天碧水,一张雾霾锁城……8月9日上午,在河北委“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美丽河北》图册中的两张反映唐山空气质量变化的照片吸引了家的目光。
另一张则对比鲜明:碧空如洗,一泓清水倒映天光云影,卧波横桥上柳浪婆娑。这是今年7月份唐山的照片。
照片被定格于一瞬,背后则是波澜壮阔的十年巨变。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唐山市在推进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耗物耗较高等巨压力。
应对考验,唐山市深入推进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狠下功夫,推动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截至7月底,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8,同比下降15.47%;优良天数157天,同比增加25天。空气质量六项因子单项排名全退出“后十”,空气质量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唐山是钢铁市,钢铁行业贡献着全市60%左右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也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十三五”期间,唐山市累计去炼钢产能量占河北的48%;全市钢铁企业累计投资700多亿元,完成1600余项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除了工业领域,唐山市还打出重污染天气消除“组合拳”,为后续发展腾挪出更多“绿色空间”。
南湖,正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经过生态修复,南湖从城市“伤疤”蝶变为城市“绿肺”,满目湖光山色,四处鸟语花香,成了市民、游客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城市会客”,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巨变的不只南湖,也不只空气质量!
唐山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以健康、生态、美丽、宜居为目标,正在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生态结构、结构、交通结构绿色转型,努力建成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人人向往的城市。一个美丽宜居的新家园正向我们走来。
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串起城市生态之变的脉络。“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观看直播的唐山网友们不约而同地对未来这样憧憬!(记者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