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刘丁 通讯员杨冶)为期40天的春运幕已经拉开,今年是“乙类乙管”实施后首个春运,针对客流高峰,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从细微处着眼,推出便民化、人性化举措,不断改善、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统筹协调运输组织保障,畅通返乡路。强化道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定制客运与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在运力、班次、时刻上的协同衔接,开通定制公交、学生专线等便民公交线路,加客运枢纽场站、公园、商超、景区等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加密公交和农村客运班线服务频次,延长运营时间,增加预约响应服务,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1月7日至18日,点对点包车运送乘客16.55万人次,出租汽车运送人次151.71万人次,县内公交车运送乘客12.76万人次,唐山机场旅客吞吐量2.12万人次。
提升路网保通保畅水平,守护平安路。加强全市754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国干线和1.76万公里农村公路公路巡查和路况监控,强化全市1576家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源头监督管理,督促全市14家汽车客运站严格“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加“两站一场”及周边道路、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重要节点巡查管控力度,全力以赴确保交通运输市场平稳有序。1月7日至18日,共开展检查1178次,出动执法人员3580人次,检查企业222家,检查车辆36757辆。
优化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便捷回家路。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增设售票窗口、自助售票终端和安检通道,积极推广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扫码乘车,推进“无纸化”出行,扩“无接触”出行服务应用范围,为老幼病残孕等群体提供票务协助、候车引导、行李搬运、健康咨询等温馨服务。此外,场站内准备消毒用品、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装饰红灯笼、结、福字贴,让回乡心切的乘客感受到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