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田士磊 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调查研究、合力共治、精准施策……2022年以来,唐山市水利以提高北山区水土保持率为目标,进一步规范陡坡板栗林行为,强力推进陡坡板栗林地水土流失防治,促进农林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2022年实施的迁西县李家峪生态清洁小流域、遵化市平山寨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冯各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共完成水蚀林地治理面积1031.34公顷。
据了解,多年来,板栗林在唐山市北山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自然条件、传统经营方式等因素影响,板栗种植、经营中极易造成林下水土流失。针对此情况,唐山市水利把“做好遵化、迁西25度以上陡坡经济林的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列为该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组织开展了迁西县17个乡镇、遵化市11乡镇板栗主要种植区水土流失调查。其间,以坡度为指标,对现有板栗林进行分类,重点调查25度以上陡坡地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措施、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等,研究探讨防治对策,为区域监管、项目谋划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针对板栗林“点多、分散”的特点,且形成年代不一、经营模式多样的情况,唐山市水利着力构建水利引领、村镇主导、农户参与的共治格。其间,面向广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林企业等开展法律法规和技术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并结合唐山地区经济林水土流失特点,制定出台“水蚀经济林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积极推广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种植及管理方式。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坚决制止高山陡坡、毁林、全垦式等违规农林行为。对已栽植的陡坡地板栗林,采取现场示范、分类指导的方式,引导农户修筑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果树坪等措施拦蓄降雨,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据了解,唐山市水利还将陡坡地板栗林水土流失区域纳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因地制宜、精准施治。在2022年实施相关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2023年选取板栗林较集中的遵化市六合小流域和迁西县西荒峪小流域作为试点区域,采取树下砖砌、石砌筑盘,修筑土埂及干砌、浆砌石坎等技术进行试验示范,计划治理水蚀林地696.6公顷,并比较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措施配置陡坡水蚀林地治理效果,为确定今后工作方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