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寻突破 奋力拼搏勇担当
——2021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助力高质量发展回眸
2021年,市市场监督管理紧紧围绕市委、市中心工作,坚持“15678”基本思路,唱响“只争朝夕、瞪羚跨越”主旋律,立足职责定位,聚焦质量环境、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的优化提升,全力推动迁安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31日,河北重点区域质量提升现场会暨唐山市质量强市工作会在迁安市。赵秀杰摄
巩固质量发展基础
质量强市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唐山市对县级质量强市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获得A等次首位。启动迁安市2020年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确定团体奖4个和个人奖3名,目前共有10个团体和9名个人获得此项荣誉。指导上级质量奖申报工作,目前迁安市共有质量奖组织奖1项、个人提名奖1项,唐山市质量奖3项。抓实钢铁产业集群质量提升工作,邀请行业专家对燕钢、九江等钢铁企业开展实验室能力培训,首钢智新、鑫达集团等3家实验室通过合格评定认可认可,首钢智新建成全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实验室。全深化质量强和标准化实施暨知识产权保护上,迁安市因工作突出作典型发言。
强化标准引领示范功能。推进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及两个级项目,均按实施方案有序进行;申报、市级地方标准13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通用要求》等2项标准获批级地方标准立项,《电梯维护保养档案管理规范》等2项标准获批唐山市级地方标准立项。由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迁安市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积极推进企业标准自主声明公开工作,全市208家企业717项标准进行了网上公示,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全市78家企业573个产品完成对标达标,引导崇信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甘薯膜下滴灌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申报河北企业标准领跑者项目。
加强认证监管提升工作。在全市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邀请专家到金沙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指导质量提升工作;组织迁安市有机产品参加河北有机产品现场交流会,引导企业开展高端认证。对迁安市3家取得资质认定证书的环境检测机构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提高检验机构规范的自觉性;将CCC认证产品中的电线电缆等产品作为全市CCC认证监管重点产品加强监管。
全面开展“计量惠民”行动。为农贸市场内固定摊位检定数字指示秤243台,为四家集贸市场规范设置公平秤6台;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深入迁安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中小企业现场检定计量器具210台件;帮助企业检测型仪器设备200余台件;推进诚信计量,先后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单位48家;加强计量保障能力,帮助河北荣信钢铁公司建立量传溯源所需的计量标准1项;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确保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6%以上;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督促重点用能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深化计量专项整治,对加油站、集贸市场、眼镜制配单位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力实施知识产权。2021年4月,“贯头山酒”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月,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鑫达”商标被授予2021年度“河北优品牌”(5A级)称号,同时成为河北商标协会副会长单位;迁安市兴阳百益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被授予2021年度“河北优品牌”(3A级)称号;首钢智新“一种底层优良的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方法”申报了专利奖,在河北排名第一;河北百善药业有限公司等三家通过贯标认证;“迁安板栗”被确定为2021年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项目;“迁安花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入实质阶段。邀请知识产权、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专家领导来迁安市调研,为“徐流口豆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工作奠定前期基础。
迁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对超市经营的水果进行溯源检查。裴丽丽摄
铁拳出击多管齐下
重点领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强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口号等征集活动,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唐山市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规范》已于2021年11月6日实施。督导迁安市食品生产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入网河北食品药品安全追溯系统,开展包装饮用水、淀粉制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提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迁安市10家超市获评唐山市2021年度“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食品经营单位全纳入风险分级管理。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迁安市睿德学校食堂、金苹果幼儿园食堂、第七实验小学食堂3家食堂被评定为级校园食品安全标准食堂。强化暑期、节期等重点时节和旅游景区、高速停车区等重点场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高质量完成迁安市“两会”、中高考和市领导来迁等重点活动餐饮保障。
强化药械妆领域监管。以日常监督检查、疫苗专项检查、符合性检查为抓手,扎实开展非法渠道购销药品专项整治、中药饮片经营专项整治、民营医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市抽检34批次中药饮片开展监督性抽检,开展“安全用药月”宣传,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监管,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等整治行动。推动药械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收集评价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225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9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86例;从全市医疗机构推荐10名药械妆专家成功入选首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库。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深化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双控”机制,组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双随机”日常监督检查计划,目前229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成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7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7份;以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1+8+N”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做好元旦、春节、两会等重要时期安全保障,强化应急处置。
加强重要产品质量监管。组织开展节水器具检查,保障“节水型城市”验收。组织对1130个批次生产流通领域产品进行抽检。
创新举措加强监管
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净化
推进“放管服”,加强信用监管。开展知名医院冒牌清理整顿、民用市场主体清理整顿,积极稳妥推进动产抵押职责划转工作,署市场主体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做好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全市应报送公示2020年度报告的市场主体71323户,已报送公示67590户。加强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完成2次市场监管系统内联合随机抽查,抽查市场主体74户。开展本内联合随机抽查,抽查市场主体478户,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牵头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迁安市成员由25个单位增至28个单位,全市各成员单位全年开展抽查89次,检查2761户,公示2761户,组织开展14次“双随机”跨门联合抽查活动,抽查结果已全录入到河北双随机监管工作平台。
优化市场秩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印发《2021年迁安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深入摸排“权行普惠”及其关联企业是否涉嫌传销行为,加强风险分析。开展“打传销 保稳定 促和谐”打击整治传销专项行动。强化劣质散煤管控,执行24小时散煤巡查制度;对全市实际经营的131家加油站进行成品油质量抽检,抽检油品333批次,车用尿素5批次,其中汽油207批次,合格率99.5%,柴油126批次,合格率98.4%,成品油实际经营主体抽检覆盖率100%。积极推进网络市场监管“一室两站”,强化网络平台和特殊行业分类监管。拓宽群众渠道,开展3·15主题宣传,发布消费提示5次。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和消费服务站规范化,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90户。做好预付式消费市场监管,开展民用品维修市场专项整治。(李誌、李小蒙、左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