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唐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7%,居全首位,高于全(3%)4个百分点。2019年至2021年增速分别为10.1%、4.7%、7.0%,连续3年居全首位。460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20.9亿元,投资体量和完成投资情况均居全首位。
去年全市累计获批重点前期项目130个(全770个),项目个数名列全前茅。在《关于2021年重点项目工作评价情况通报》中,唐山市曹妃甸区、滦州市、乐亭县重点项目工作突出,均位列全前十;新增重点前期项目数量上,曹妃甸区、迁安市、丰润区、乐亭县、滦州市均位列全前十;新增重点项目数量上,曹妃甸经济技术区、海港经济区、乐亭经济区、迁安经济区、丰润经济区均位居全前列。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始终坚持一线指挥、亲自署,始终把重点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从思想认识、工作重点到政策服务、测评考核,全面向重点项目聚焦聚力。特别是聚焦实现开春即开工、起步即冲刺、开即决战,开展“手续办理季”活动,目前582个项目中有355个完成手续办理,预计到3月底可全完成手续办理任务,为项目全面落地开工奠定了基础。
健全推进服务机制。深入组织“万名干联企业”活动,市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多次赴项目现场开展调研,帮助基层和企业协调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做到了“真包真联,真帮真管”。2021年,全市各级干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322个,用干的“辛苦指数”换来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指数”。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落实市重点项目优先、当年急需开工项目优先、级园区内项目优先、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高的项目优先等要素配置“四个优先”原则,做到项目用地应保尽保、环境指标优先使用、资金需求逐一对接。2021年以来,市重点项目当期用地供应率达到100%,为70个重点项目解决能耗指标355.3万吨标煤,为74个重点项目解决用地1.36万亩。
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以令形式出台《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出台《唐山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方案》,1个多月即有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53个项目进入审批程序,打造了唐山服务项目的“金字招牌”。
持续加招投资引项目工作力度。强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2021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62个,协议投资额4929.74亿元;实施京津产业转移项目399项、完成投资819.95亿元;促成北京巴威锅炉等批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记者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