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个月,唐山市平均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位居第2名,2023年6月、7月、8月唐山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三个月获全国第1名。8月7日,发展委办公、银行办公联合公布了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名单,唐山市及辖内迁安、滦州、遵化3个县级市全成功入选,实现唐山市信用示范区零的突破,获批数量全国最多。
10月31日,唐山市新闻办公室举行“唐山市成功创家信用示范区‘英雄城市’擦亮信用‘金名片’”新闻发布会,唐山市行政审批组成员、副长袁军就“信用唐山”情况进行了发布。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郑雪靓摄
●实施信用制度工程,在打响“信用唐山”品牌上闯出新路子
强化组织领导,调整设立以市长为组长、市会为执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形成委、、“三位一体”,齐抓共管信用的工作格。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任务台账和月度通报机制,出台一系列加快信用体系制度措施,对13个顶层设计文件全有效落实,开展《唐山市社会信用促进条例》立法,全面保障护航“信用唐山”。
强化考核问效,将社会信用体系写入工作报告,纳入县(市、区)和市直门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不断完善考核细则。
●实施信用指标工程,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上彰显新担当
盯短板补弱项,对42项信用创城指标和34项信用监测排名指标进行分析研判,逐一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工作台账和责任清单。对行政强制等五类信息归集、失信企业情况等重难点工作,采取专人包联、点对点指导、预警提示等一整套措施,确保所有指标争先创优。
注重学交流,学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指导、参与全市信用和信用创城工作,把脉会诊、问效,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争取工作主动,选派业务骨干赴信用办跟班学,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加强培训督导,将业务培训列入预算保障,组织门、县(市、区)业务培训会、座谈会,完善信用考评指标体系,实施考评通报、重点难点专项督导,在创城冲刺阶段实施重点工作日通报,实现了以考核促工作、促提升,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实施信用基础工程,在提升信用服务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健全信用服务体系,坚持“数据为基、应用为本、创新为魂”,依托“智慧唐山”云资源,基于“一云三库两门户+N系统”架构,唐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和“信用唐山”网站,融入全国一体化网络体系。编发唐山市信用信息资源目录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目录,归集信用信息14.8亿条,实现25个领域全覆盖,归集量全领先。
助推信用惠企便民,在“信用唐山”网站,免费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报告下载等服务,累计查询信用信息81万次、下载信用报告4086余次;设立各类征信查询网点139个,配置查询机具450台,2023年前三季度提供查询服务25万余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少跑路、就近查、便捷查、网上查”的精准“信用画像”;探索开展“信易批”“信易阅”“信易游”等多个以信用为基础的便民惠企创新应用,让更多守信者享受“信用红利”。
加强诚信文化宣传,制定印发《唐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宣传活动实施方案》《“诚信燕赵行·唐山行动”主题活动方案》,围绕“3·15”消费者权益日、“信用记录关爱日”、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等各类诚信宣传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3000余次。
●实施信用系统工程,在构建全链条信用管理上培育新优势
加强政务诚信,把政务诚信作为“第一诚信”,积极推进公务员诚信守法教育,与法院建立政务失信风险预警和府院联动机制,实施常态化摸排、台账式管理,确保政务失信名单为零。
加强商务诚信,对11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3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在30多个领域出台信用监管制度,在行政审批、公共资源等办理流程中实现信用自动核查。实施企业信用修复初审“一日清”、信用修复月培训、“两书同达”等措施,累计信用修复1.3万件。
加强社会诚信,力推广“信易贷”工作,上线唐山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联合农信社等银行机构推动全流程放款,目前已入驻中小企业23.58万家,融资金额569.90亿元。设立性融资担保机构10家,印发《唐山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对纳入“信用白名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全面提升企业信用获得感。
加强司法公信,依法推进司法信息、执法公开,建立重点人群信用档案,构筑“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每年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万余件次,2022年以来限制高消费2.7万余人次;对严重失信企业,采取分类治理、重点帮扶,累计1500余家严重失信企业依法退出“黑名单”,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实施信用创新示范工程,在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推动管理体系创新,充分发挥市会组织优势和依法监督职能,全市三级、五级代表联动发力,督促门、县(市、区)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社会信用体系职责,以刚性监督,助推信用水平不断提升。
探索全链条“信用管理”,创新上线“政采贷”平台,以采购合同资金预期支付能力为信用基础,实现快捷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探索合同履约领域信用监管,运行履约监管系统,归集合同信息173万条。创新“拿地即开工”,建立定标准、门靠前服务、企业信用承诺、行业有效监管的运行模式。
打造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率先在全建立企业节约用水信用管理闭环机制,唐山市成为全国首个企业节约用水信用管理试点。在8月7日发展委办公、银行办公联合公布的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名单中,唐山市及辖内迁安、滦州、遵化3个县级市全成功入选,唐山全域信用状况不断提升,信用赋能城市发展日益显著。(郑雪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