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产业人才互融平台 做优产业人才竞争生态
滦州加快构建多样化人才梯队
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通讯员唐杰)“在组织门的帮助下,我先后申报了滦州市青年人才、唐山市‘凤凰英才’,真切感受到滦州对人才的重视。”11月1日,唐山北极熊建材有限公司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成建说。
今年以来,滦州市积极搭建产业人才互融平台,做优产业人才竞争生态,提升产业人才集聚效能,加快构建多样化人才梯队,全方位打才生力军。
锚定高层次人才与市域产业互融发展的目标,滦州市重点围绕精品钢铁、新型材料等产业领域,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招引高层次人才步伐。其中,加强与国内重点高校、知名企业对接交流,开展“河北工业学专家学者滦州行”“化工领域专家滦州行”等活动,柔性引进院士专家,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精准对接京津冀科研院所,邀请31名科技特派员驻企,实现科技创新要素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以现有唐山市级高能级平台为重点,对标级高能级创新平台标准,提级扩容,有效解决企业产业发展、技术革新等一揽子问题。2021年以来,该市获批级高能级创新平台3个、唐山市级高能级创新平台8个,累计引进级以上领军人才72名,11项科研项目实现了落地转化。
着力优化人才“供给侧”,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侧”。
11月1日,在河北东海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机械车间,90后机械点检员王利斌利用休班时间,进行平角障碍焊接练。在10月26日结束的第三届“滦州工匠”职业技能赛上,王利斌获得焊工赛项的第一名,也因此成为滦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外聘教师。
“真没想到,咱有一天还能当老师,我得再提升提升本领,把自己会的都教给孩子们。”王利斌说,比赛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立足产业工人与企业技能岗位供需实际,滦州市加对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举办职业技能赛等活动,激发高技能人才发展潜力。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蓄势赋能。另外,加政策支持力度,对年度内全职引进毕业2年内的职业院校初次就业毕业生的企业,按照技工等级分别给予不同梯次的一次性奖励。坚持“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原则,对非公有制企业新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政策性补贴。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初级技工118人、中级技工57人、高级技工5人,累计发放市本级人才发展资金12万元。
加快构建多样化人才梯队,滦州市邀请农业专家走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截至10月底,累计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485人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商会协会、群团组织等平台载体作用,建立滦州籍在外重点人才名录等,精准搭建对接平台,并且先后赴河北工程学、天津医科学等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定向选聘活动,吸引重点高校毕业生落户滦州。
坚持优化人才政策与服务体系双轮驱动,滦州市在落实唐山市“凤凰英才”政策3.0、4.0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实施“滦州英才”计划加快人才强市的意见》等文件,对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进行定向提标加码,提供5万元的单项奖补、30万元返乡创业担保贷款及100万元的贷款贴息,用真金白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绘制《人才服务申领一览图》,对24项人才服务政策申领程序进行细化分解;联合工信、行政审批等单位,人才政策智囊团,确保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滦州人才政策,全面提升人才集聚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