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吴洪甫(中)在广宗县件只乡槐窝村文化墙前。广宗县委宣传供图
河北新闻网讯(宋娜、牛延安、吕思兵)2021年以来,河北邢台市广宗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委宣传、组织、教育等门,以传承红色家风与“非遗”文化、结合“建+志愿服务”等为抓手,重点推动德治,形成以件只乡槐窝村、太平台乡前清村和中清村、迎宾社区为代表的德治典型乡村与社区,全县精神文明再上新台阶。
弘扬主旋律 以家风促德治
广宗县件只乡槐窝村有优良的传统,村里许多人家上数三代都肩负过保护八路军和地下员的使命,为新的解放事业作了量幕后工作,“好人”吴洪甫也来自这个村。
为营造“德治带动自治”的氛围,广宗县在槐窝村打造了以红色家风为主题的“家风家训展示墙”,将全村每个沿街墙面利用起来,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全村流传好几代的红色家风家训故事,全村十多条街道都成了“红色家风”的世界。
吴子阔是吴洪甫的外孙,1月4日从天津返乡后,主动入住县里安排的隔离点,并在隔离点义务帮助维护水电设施。“如今,俺们村像吴洪甫家一样的先进家庭越来越多。以前最多是三代家训相传,现在,四代、五代相传的家庭比比皆是,口传家训、积德行善成了村里的老规矩。”槐窝村支杨建文说。
在槐窝村的影响带动下,该县核桃园镇和件只乡、东召乡的70多个村庄相继打造了“家风家训街道”,通过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绘画传递道德力量。
“从一个人的故事到一个家庭的故事,从一个家庭的故事到一个村的故事,从一个村故事到一个老区的故事……我们为古老的家风赋予新时代气息,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广宗县委政法委常务副卫建广表示。
广宗县太平台乡中清村村口,村名牌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指示牌与文化墙相得益彰。广宗县委宣传供图
特色传承 以文化促德治
“自从村里将‘非遗’和清廉文化一起宣传后,来我们这里打卡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一个景点。”广宗县太平台乡前清村村民、“邢台好人”李学业骄傲地说。
广宗县太平台乡中清村的文化墙。广宗县委宣传供图
围绕村里的古今清廉故事宣传和级“非遗”——太平道乐文化传承,太平台乡前清村和中清村通过对沿街民宅墙体美化、建造村史馆、升级改造太平道乐展馆、复原传承人故居、文化传承景观园及舞台等方式,将村子打造成富有“穿越”气息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清村清廉老支书李贵余的故事墙、中清村太平道乐名师故居……3000多个清廉故事与10条“网红街”,16次“以文促德”主题活动,让两个村子远近闻名,分别累计培树清廉家庭传承示范户300多户、“非遗”文化传承人400多人。
疫情期间,志愿者在广宗县迎宾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广宗县委宣传供图
同频共振 以建促德治
“现在电动车和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但小区里有公用充电桩的寥寥无几,个别业主只能从家中拉‘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小区物业像石家庄一样增加充电桩。”近日,广宗县迎宾社区百姓议事百姓代言人、社区支张路晓“做客”阳光百姓议事微信群,倾听民意,收集民生问题。这是迎宾社区正在推进的“联访,三治共振”工作的一个画面。
2021年,广宗县委政法委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迎宾社区为标杆,在全县24个社区推动形成“建引领+志愿驱动”的社区互动德治体系。2021年1月,广宗县迎宾社区扎实推动“联访,三治共振”主题活动的开展,社区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和实践站站长确定联访日,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接受群众评议、邀请群众打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同频共振。
“深入到群众中,提升群众参与度,是破解德治难题的关键。对于居民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迅速回应,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目前,我们形成了‘一人双职’模式,政法网格员也是百姓代言人,从而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宗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