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冯晓超、焦俊玲)铡板、裁纸、印字……日前,河北平乡县南周章村恒叁档案用品厂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制作陕西一家单位定制的两万个人事档案盒。该厂负责人小刘是个90后年轻人,他高兴地说:“这是我通过网络接到的一笔订单。”
小刘名叫刘恒伟,是平乡县节固乡南周章村村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节固乡持续兴起档案纸制品产业。从最开始的纯手工家庭式作坊,到现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专业生产厂家已达300余家。当地人将拎包去全国各地推销档案盒,形象地称为“跑盒”。
受父母影响,小刘自小就在家中帮忙刷浆糊盒。高中毕业后,便开始“跑盒”生涯。因为年龄小、经验少,刚开始并不顺利,有时候连跑几天,也没客户预约订单。但经过一两年的不懈历练,他渐渐积累了客户群。这两年,他开网店,做直播,借助网络破了空间隔阂,订单也慢慢多了起来。现在,一天就能卖出几千个档案盒。
平乡县节固乡南周章村支刘宪介绍,全村1000余人,基本都从事档案盒生产或销售,2019年,被评为淘宝村。现在,村里像小刘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
“南有童车北有盒”。近年来,平乡县通过建园区、上项目、资金扶持等形式推动档案纸制品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南周章村为中心,带动周围30余个村的群众发家致富。据统计,节固乡年生产档案盒、档案袋、礼品盒等纸制品约2000万个,市场遍布全国各地。
厂子做了,订单增多了,小刘说,以前“跑盒”要乘车,靠两条腿去跑,而现在借助网络,靠“信息”跑路,时力还高效。
一人富了不算富,先富也要带后富。在平乡县节固乡,越来越多的纸制品厂家将需要人工完成的原材料等,送到村民家中加工,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谈及未来,小刘信心满满:“我计划将厂子搬到纸制品园区,在产品种类、防火性能等方面加研究,我有信心将厂子越做越,让更多人一起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