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11月4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邢云)风展红旗如画,百年初心如磐。时值抗日军政学(简称“抗”)总校挺进邢台市信都区浆水办学82,今天上午,邢台市信都区在抗陈列馆广场组织活动,并举行了百年庆典红旗(061号)升旗仪式。
11月4日上午,百年庆典061号红旗在抗陈列馆广场升起。河北日报记者邢云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时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飘扬着100面红旗,象征着百年峥嵘岁月的炽热初心。每一套红旗(红旗、旗杆、基座)都有唯一收藏编号。本次落户信都区的第61号红旗,寓意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学正式创立,随着这面红旗在抗陈列馆广场上空迎风飘扬,将为这片红色的热土再添鲜明的红色标识,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
11月4日,信都区“抗号”理论宣讲篷车来到浆水镇坡子峪村,举行的精神宣讲首场活动。河北日报记者邢云摄
据了解,抗初创于陕北,后随形势发展辗转敌后办学,1940年11月4日抗总校进驻河北邢台县(今邢台市信都区)浆水,在此办学2年零3个月,先后培养了3期学员,共8000余人,并指导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9所分校,培养了2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抗陈列馆位于浆水镇前南峪村,为二级博物馆,是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全面反映抗发展史的专题性陈列馆。陈列馆主要由展、抗碑、抗群雕、抗旧址群、抗碑林等组成,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诸多称号。
11月4日,信都区“抗号”理论宣讲篷车来到浆水镇坡子峪村,举行的精神宣讲首场活动。河北日报记者邢云摄
“我们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带领老百姓捧起文旅的‘金饭碗’,充实致富的‘钱袋子’,激活富民强区的‘红色引擎’。”邢台市信都区委王银明表示,广信都儿女一定会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自觉感恩、听话、跟走,切实增强做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弘扬抗精神,让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
据了解,061号红旗长5.5米,高3.3米,由100D涤丝材料制成。旗杆底座长宽高各1.7米,旗杆高15米。
当日,信都区“抗号”理论宣讲篷车及理论学移动课堂同步启动,并到浆水镇坡子峪村举行的精神宣讲首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