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崔城、刘继东)近年来,河北内丘县依托扁鹊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富民的主推产业,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酸枣、知母、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开辟出一条群众增收新路径。
近日,内丘县丘陵地区的酸枣迎来了采摘期,山坡上连片的酸枣树硕果累累,红绿相间挂满枝头,工人们抢抓农时加紧采摘、晾晒,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在樊交台村种植了700多亩酸枣基地,每到成熟季,通过采收、深加工等产业链,提高酸枣附加值,也带动了百余人致富增收就近就业。”内丘县樊交台酸枣种植基地负责人刘江伟说。
内丘县依托酸枣产业,逐步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等流程,出酸枣汁、酸枣芽茶、酸枣面等系列产品,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探索实现农企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酸枣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为提升中药材品质,近年来,内丘县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门协作,以农业学、北京中医药学、河北农林科学院等专家团队的前沿技术力量为支撑,级中药材新品种试验基地、培训基地和示范窗口,进行道地品种的提纯复壮及新技术研发,开展对中药材产地、品种、品质、特性的研究工作。
“我之前种植中药材都是自己琢磨,挂果率很低。”樊交台村酸枣种植户樊金元说,“2020年,村里聘请了两位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帮我们科学规划种植结构,调整每亩地的种植株距、行距。”现如今,樊金元的酸枣树年产量已由每年4万斤提高到每年20万斤。
近年来,内丘县依托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步规范种植、采收、加工等流程,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实现农企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中医药康养与农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新高地。”内丘县卫生健康长王玉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