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永周、陈曦)“每天吃过早饭,我就来到村里的‘微车间’上班,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呢!”河北临城县西竖镇东竖村崔书梅老人说。
图为村民在西竖镇东竖村“微车间”里忙碌。陈曦摄
据悉,崔书梅老人平时一边种地一边负责照顾孙子。自从西竖镇东竖村的“微车间”建好以后,老人在闲暇之余就去车间加工毛绒玩具,技术娴熟的老人每天能加工毛绒玩具80个左右。东竖村乡村振兴微车间共有35人,像崔书梅这样的老人就有12人。
图为村民在西竖镇东竖村“微车间”里忙碌。陈曦摄
“微车间”就业门槛低、工作易上手、时间灵活,可以为当地劳动力及留守妇女、老人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渠道,实现群众就业不出村、赚钱不离家、就业又顾家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临城县西竖镇坚持把建在群众“家门口”的“微车间”作为巩固拓展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让小小“微车间”点亮乡村振兴“舞台”。
图为村民在西竖镇东竖村“微车间”里忙碌。陈曦摄
西竖镇委刘晓辉表示,经过几年发展,西竖镇现有乡村振兴“微车间”23个,“微车间”加工产品涉及毛绒玩具、服装、妇婴蚊帐、婴儿头枕等多个品类,发展势头良好。“微车间”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收问题,人均年收入可增收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