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同事们向载誉归来的田惠(中)竖起了拇指。通讯员王健摄
“民兵整组、兵员征集、国防教育……干啥啥行!”“要论干工作,她可不是吃素的!”谈起年方四十的田惠,在邢台200多位专武干群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夸,堪称“牛姐”。
2021年1月,这个在牛城土生土长的志,作为唯一一名专武干代表,在河北军区基层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孺子牛:“咱得对得起这身衣裳!”
近6年前,被单位临时抽调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田惠,从此跟国防动员事业“结缘”。
图为田惠(右)与同事们在研究落实工作。通讯员王健摄
初识武装工作,田惠着实像刘姥姥进了观园——眼花缭乱。应急拉动、兵役登记、潜力调查……一个个陌生词汇,一项项硬核工作,一时间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开始敲边鼓:堂堂一个研究生,当啥专武干,苦累不说,还没啥进步的空间。何况,在她之前已经有2名同事主动提出了“辞呈”。
干还是不干?田惠犹豫再三下定了决心。“干工作哪能挑三拣四!两横一竖,干!干不好,撤了我!”她给领导撂下一番话。
从零开始,田惠为自己量身定做了恶补短板弱项的“速成班”,坚持每天向书本学、向老武装学,在学中干、干中学;坚持制定学工作细则,每月、每周、每天学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标准是什么,做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半年时间,她完成了从一个“菜鸟”到“行家里手”的转变,成为基层武装工作的“百事通”。
为此,她也没少遭到“埋怨”。单位保安说,她是“加班狂”,每晚过了12点,都得专门为她开一次卷闸门;人武官兵说,她为了工作每次都追着你问个底朝天……“其实这是家对我的褒奖。”田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每当遇有苦活、累活、没人愿意干的活和急难险重任务,她总是第一个主动请缨,请求组织给予锻炼和考验。“让我来、交给我、看我的”已经成为她的口头禅和实际行动。
近年来,田惠先后担负起民兵应急拉动演练、民兵整组试点和基层武装规范化试点等项任务。所在单位和她本人连续3年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基层人武”和“优秀专武干”,并荣立一次个人三等功。
常常有人问,一个志,这么拼究竟图个啥?田惠说:“咱得对得起专武干这身衣裳不是!”
拓荒牛:“让当兵成为一种时尚!”
“谁英雄、谁好汉,征兵工作比比看!”
每到征兵季,田惠都要向其他基层武装发起“挑战书”,然而,目前还无人撼动她“六连冠”的地位。
做好高学历、高素质兵员征集工作,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性工程。亲身经历了征兵工作从降温到升温的变化,田惠愈发地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有多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为队多送兵、送好兵?征兵“六连冠”不是轻轻松松摘得的,田惠使出了“牛劲”和“牛招”。
邢台经济区火炬街道办事处下辖10个村居、3个社区,常驻人口5.7万人。让征兵优惠政策家喻户晓,难度的确不小。“腿到、口到、心到、情到,在广和精上下足功夫。”田惠坦言。
“广”。利用海报、宣传橱窗、户外LED屏和喇叭等传统平台,“网格化”组织民兵连长、包村干、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和小区微信群,广泛展开宣传发动。
“精”。通过数据筛选和网上报名信息,对学在校生和学毕业生逐门逐户进行“家访”,讲政策、讲优惠、讲前景,让征兵工作走近、感染每一名优秀青年。
为使征兵工作更具时代感、人情味和个性化,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田惠多方协调邢台籍奥运会女子拳击亚军尹军花担任征兵形象使;组织应征青年音乐发烧友创作征兵宣传歌曲MV《好男儿 当兵去》《风华正茂参军忙》;组织应征青年录制征兵宣传微视频,讲述参军报国感言,鼓励更多有志青年献身军营,让当兵成为一种时尚。
图为田惠工作之余不忘学充电。 通讯员王健摄
6年来,火炬街道办事处累计向队输送合格兵员近50名,其中学生比率达到60%以上,连年超额完成征兵任务,没有出现一例退兵问题。
老黄牛:“小武装系着国防!”
“武装虽小,但哪项工作不系着国防、连着战斗力!”每当有人说人武的工作又不是打仗,何必那么认真时,田惠就毫不客气地顶回去。
卯在基层人武,心里系着国防。同事们动情地说, “只要是为了工作,她谁都敢得罪、什么苦都愿意吃。”
由于历史原因,火炬街道办事处常年租赁办公,办公用房十分紧张,基层武装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为全面提升办事处武装阵地规范化水平,田惠拉下脸来,四处找领导软磨硬泡,硬是挤出了5间房屋。她还主动对接并帮助腾退房屋科室及时搬迁,仅10天时间,“三室一库”房间问题便得到解决。此后,她又多方筹措了14万元,按照民兵担负任务和编制要求,一次性配齐了4类134件装备器材。
为最限度节经费,凡是自己动手能干的,田惠绝不花一份钱。装备器材库、活动室改造中,她一个人把室内所有器材腾空,自己动手粉刷室内墙面;到器材架的设计安装,小到各类标签的底色字体,全都自己设计、自主安装;在整理软件资料时,她连续3天吃住在办公室,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100名基干民兵一人一档、上千条信息的整理组档工作……因劳累过度,田惠被同事抬进了医院。可打完点滴,她又悄悄扎进办公室忙活了起来。
一次,为了争取学毕业生苏胜参军入伍,田惠在晚上家访的路上,不慎摔伤了腿,依然坚持入户做工作。苏胜的母亲梁丽芬患有耳聋疾病多年,苏胜担心当兵后母亲没人管。“孩子,你放心,今后照顾你妈任务就交给我,瘦上一斤,你拿我是问。”田惠这一句承诺,如今已默默坚守了3年。
“牛姐”田惠在工作中仿佛总有使不完的“牛劲”,但在父母、丈夫和女儿面前,她却牛不起来。因为她就像个“甩手掌柜”,家务活儿她从来没料理过,女儿从小学上到初中她一次没接送过,母亲心脏病住院她一次医院的门都没进过……
或许正如襄都区人武长申景龙所说:“田惠有股忘我的精神,那一面面锦旗奖状、那与应征青年一张张合影可以作证,那些带领民兵坚守抗疫一线的日日夜夜就是证明。”(河北日报记者王永晨 通讯员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