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暂缓吧,特殊时期委屈一下孩子们,等疫情过去了,咱再好好补办!”1月15日早,河北邢台宁晋县苏家庄镇司马村支赵占元来到老刘家。老刘家儿子婚礼定在1月18日,眼瞅日子临近,“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一开始,赵占元还担心说不通,没想到老刘一家人痛快地同意了。
“这都是为了咱好,婚礼不见得要排场,主要是小两口以后和和美美的,怎么都行!”老刘说,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不能给村里添麻烦。
赵占元离开老刘家,又赶去查看村里消杀进展。疫情防控以来,赵占元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天一亮,他会准时打开喇叭,提醒村民不串门、不聚集、搞好卫生,有事联系村干。
宁晋县是邢台市的北门,也是人口县。司马村是宁晋最的行政村,居民超万人,而且地处三市四县交界,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担负的不仅是村民的健康安全,还有守好宁晋县东北门的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必须守好!”最近几天,赵占元忙得顾不上喝水,嗓子都哑了。
这一次疫情防控,司马村封堵了10个路口,仅留一个应急通道口,每个路口分派三四名村民轮岗值守。在应急通道口,村里布置了30人,分成5组,昼夜执勤,严格管控,确保万无一失。
鉴于村里流动人口较多的现实,赵占元带领村干详细摸排、登记,不漏一人。
工作重,压力,仅靠村干无法保障高质量完成防控工作。赵占元发动村民群防群控,招募令一出,村里立刻涌现出一支志愿者队伍。第一批志愿者召集了45名,罗连重就是其中一员。
“我当过兵,体格好,头一个报了名。”60岁的罗连重精神矍铄。他说,现在家伙儿必须服从统一调度,严防死守,村里也给家搞好了保障,备足了泡面、火腿肠、面包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
核酸检测开始后,司马村不到一天就提前顺利完成。这也多亏了教师志愿者踊跃参与信息填报。教师志愿者江一茹说:“参加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的有35名教师,都是司马村人,这是自己家的事儿,咱不上谁上?”
全村近万人的吃穿用度是一件事。为了保障日常物资供给,赵占元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到固定的几家超市和蔬菜门市持续巡查,确保货源充足。必要时,还配合市场监管等门查处哄抬物价等行为。
“只要每一位村民都安全,我们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值得。”赵占元信心十足地说,“只要家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通讯员范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