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雄安新区考古:增强课题意识 延续历史文脉

发布时间:2022-08-18

五年来,文物门抢抓机遇,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了一批城址类遗址考古项目——

雄安新区考古:增强课题意识 延续历史文脉

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计、事”的“未来之城”,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火热场景背后,一座“文化厦”一直在同步构建。五年来,在村庄、田野,考古工作者不断寻根溯源,层出不穷的重要考古发现,构建着雄安千年历史文化时空框架。

“雄安新区是一块文化资源沃土,战汉和宋金时期文物遗存丰富,尤其是有城址类遗址数量多、面积、内涵丰富、学术价值高的特点,我们调整工作思路,抢抓机遇,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了一批城址类遗址考古项目。”日前,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接受采访时表示。

战国筒瓦、战国瓦当、青铜剑、水晶环……位于容城的南阳遗址,是雄安新区分布面积最、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自古称为“燕赵”。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曾五次迁都。雄安考古,有一个重课题,就是进一步寻觅、梳理、发掘和印证为文明注入“慷慨悲歌”气质的燕文化的源流。南阳遗址考古,是寻找燕国历史踪迹的一把钥匙。

目前,考古调查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规模宏的“南阳遗址群”,自龙山时代延续至宋金时期,其中晾马台遗址考古勘查发现龙山、晚商和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填补了雄安西周时期考古的空白,完善了白洋淀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体系。南阳遗址由南北并列的小两座战国城址构成。现已确定南阳遗址文化面貌主体为东周时期燕文化,文化遗存时间跨度近三千年,文化演进脉络清晰,是一个重要标尺性考古基准点。

“南阳遗址是迄今雄安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文明。”南阳遗址考古队领队、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建红告诉记者,结合2017年发现西汉时期“易市”陶文陶片,为寻找东周时期燕国南城邑“易”实现重突破。南阳遗址历史千年之城开启雄安新区城市时代,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缩影和重要组成分。

鄚州、古州城址考古,也探索着城市发展历史轨迹。其中,鄚州城遗址西北毗邻白洋淀,经考古勘探和发掘,了解城墙边缘形态、顺城道路以及护城河附属设施等城市平面布,确定其主要文化内涵为宋金元时期城址,结合鄚州城相关文献史料,基本确定为五代、北宋时期莫(鄚)州鄚县城址,金、元时期莫(鄚)亭县城址。

古州城遗址南距鄚州城遗址3公里,为“内城”“外城”双重城址结构。作为“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是研究冀中地区古代城市、社会发展、融合的重要载体。鄚州、古州城址考古工作,基本了解了城市布沿革、城市风貌、规划思想,复原了白洋淀东区域汉代以降古代城市发展、变迁的脉络,体现了古代城市文明与水协调发展的和谐生态,对于雄安新区城市生态具有重借鉴意义。

五年来,还相继开展雄安新区考古调查和勘察、雄安环境考古、白洋淀及燕南长城调查等多项工作,共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28项,勘探面积34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0555平方米,清理各时期古墓葬277座,出土文物809件,涉及时代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在河北城市考古、保北地区史前考古、白洋淀区域环境考古、宋辽边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复原雄安历史文化演进脉络、实证雄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提供实物资料。

“一个新的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历史文脉,注重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我们文物考古工作者将再接再厉,扎根这块热土,为坚持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而踔厉奋进。”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晓铮说。(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