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以来,始终关心并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年伊始,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京津冀。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他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形成合力”、保持“历史耐心和定力”、 “向创新要动力”。
在的指引下,这片古老的区域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打破“一亩三分地”形成合力
要着力加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的系统工程。目标要明确,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2015年2月10日,在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同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合力。
——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保持历史耐心和定力
要从全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进展。
——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雄安新区是千年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
——2019年1月16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考察时的讲话
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气力推进工作。
——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把设计成果充分吸收体现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用法律法规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向创新要动力
要明确城市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努力把北京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考察时的讲话
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展。同时,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与现代化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
——2013年5月14日,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
去产能特别是去钢铁产能,是河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重头戏、硬骨头,也是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之策。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推动各项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2017年1月24日,在河北考察时的讲话
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要立足于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交通一体化。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整理/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