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2021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发布时间:2022-08-24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贾楠)从3月1日河北生态环境的河北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协同作战,科学施策,克难,2021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良好),同比好转一个类别,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

2018年以前,白洋淀处于劣Ⅴ类到Ⅴ类重污染状态,自2019年起实现了由Ⅴ类到全面Ⅳ类Ⅲ类、再到2021年全淀Ⅲ类“三年三个台阶”的连续突破,改善速度之快开创全国先例。

去年,河北统筹实施了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类66项治理工程,加快推动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力度、精度、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最强举措力促白洋淀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工业污染治理全域推进。严格环境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2021年白洋淀流域共否决19个不合要求的项目,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流域内852家重点涉水企业全安装污水在线监控设施。淀区上游25家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完成污水集中治理,自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2座,日处理能力22.75万吨。上游入淀河流沿线涉水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全按照Ⅲ类标准管控。完成白洋淀流域酿造、制药、印染、纺织、制革、造纸六个行业涉水企业清洁化改造,2021年组织推进白洋淀流域六个行业外496家涉水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城镇污染治理补足短板。在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达到《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上,推动重点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主要污染物管控严于标准。截至2021年,完成938公里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738处雨污混错接改造,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提高。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全面覆盖。截至2021年,白洋淀流域沿线(不含雄安新区)852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雄安新区全域576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入淀河流沿线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雄安新区沿河沿淀1000米范围内和上游入淀河流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外延15米内全严禁施用化肥、农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负增长,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入河入淀。上游流域入淀河流两侧1000米范围内全面限养,禁止新增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雄安新区规模养殖场全退出。流域所有保留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入淀河流沿河1000米范围内散养户畜禽粪污全资源化利用。

内源污染治理探索创新。针对淀区潜在底泥污染,开展清淤工程,提高了淀区水体连通性。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实施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运维全管护,39个淀中村59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全导出淀外资源化利用。常态推进水生植物污染治理,建立淀区芦苇平衡收割机制,实现两年一次芦苇平衡收割,全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打捞腐败水草和水面垃圾3750吨。整治改造淀区133家农家乐,景区10座旅游厕所全达到A级标准,旅游餐饮污水全收集处理。原有1328艘燃油运营船舶全回购停用,新增旅游船舶全使用清洁能源并配备污水和垃圾收储设施。

河道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完善入河入淀排污口在线监测体系,在白洋淀流域入河排污口安装在线监测设施60台套。建立“河北入河入淀排污口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狠抓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整治,截至2021年,共清理乱占3.8万平方米、清理垃圾47.9万立方米、清理违建56.2万平方米。力实施入淀河流河道疏浚,完成府河、孝义河、瀑河、潴龙河、北拒马河等白洋淀上游280公里补水河道综合整治,完成沙河干渠—孝义河连通工程,实现补水通道畅通、洁净。

生态修复全面实施。积极推进湿地,开展退耕还湿还淀,恢复淀区生态系统完整性。截至2021年,新区稻田、藕田退耕还淀15.05万亩,旱田退耕还淀11.9万亩;白洋淀流域共人工湿地6个,生态缓冲带3个,其中府河湿地项目4.23平方公里、日处理能力25万吨,是北方最功能湿地。截至2021年,白洋淀流域累计造林240多万亩,淀区放流苗种2.7亿单位以上。白洋淀鳑鲏鱼、黑鱼、嘎鱼等指示鱼类重现,野生鸟类总量达230种。2021年6月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对改善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区域联防机制逐步完善。健全入淀河流水质上下游联动的“测、查、截、导、治、补”体系,促进雄安新区和保定联防联控、应急联动,截至2021年,沿府河建成6个应急导排区,确保汛期有效削峰,有效杜绝污水入淀。建立际联防联控联治格,加强与北京、山西沟通协作,市县多层面签订框架协议,持续深化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共享、定期会商、联动执法等合作。北京、山西入境断面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