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9—2035年)》要求,张家口市以2022年、2035年为时间节点,在水源涵养、生态支撑、绿色发展三方面制定了“首都两区”目标,细化成20项指标,截至目前,已完成17项指标任务,另外3项指标今年年底有望如期完成。
水源涵养方面包括地下水开采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其他用水量、用水总量、森林面积、草原面积、湿地面积等9个指标;生态支撑方面包括PM2.5年均浓度,氨氮排放量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等3个指标;绿色发展方面,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水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等8个指标。其中,单位GDP水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项指标今年年底有望如期完成,其他17项指标已完成。
近年来,张家口市通过推进“蓝天、碧水、增绿、净土”行动,累计完成农村“双代”37.4万户,退减水浇地52.14万亩,完成营造林1317.28万亩,全市PM2.5平均浓度由29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京津冀地区最好水平;森林覆盖率由39%提高到50%,地表水水质总体达标率100%。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改造老旧小区316个、棚户区3万套、城中村17个,高质量完成了1100个“空心村”治理和2988个村庄整治提升任务;开展环境整治等“十项清理”行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12%;投入运营数据中心项目13个,投入运营服务器103万台,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17.7%提高到21.5%;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444辆,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7.7%;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395万千瓦,在建和投运储能规模达到162.2万千瓦,电力外送能力达到247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由23%提高到32.5%。在完成“首都两区”目标的同时,构建了绿色生态、绿色城镇、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能源5体系。(赵娜、王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