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统筹: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许佳奇 通讯员:兰燕捷、闫凯、袁炜
视频摄制:张家口市万全区融媒体中心
扫码浏览“张家口万全区:以项目为引领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势能”海报集
万全区抢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增投资上项目,掘金后奥运经济
万全城区图。 通讯员温晓伟摄
6月的万全,到处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场景:京张体育文化公园工地上,型作业机械在平整地块、堆筑山体;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园里,个人装备电商正忙碌地布置直播场景;全区百余个项目现场,塔吊林立、红旗招展……
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万全区持续发力,克难、开拓创新,全力做好做足后奥运经济文章,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柱新产业
——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
“今年是我们搬到园区的第三个年头,业务量每年以2.5倍的速度增长,员工也从最初的10多个增加到40多个。”6月29日,在位于万全区的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一家名为科万的滑雪装备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他们的办公区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某互联网销售平台直播售卖单板雪板。
“科万公司是我们招商过来的一个专门做滑雪运动个人装备的企业。目前在园区,小到头盔、雪板,到造雪机、压雪车,都有相关的产业布,同时还涉及销售服务、运动体验以及会展等相关产业。”随行的张家口高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乔彦伟告诉笔者,近年来,该区抢抓冬奥机遇,力发展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打造全产品链、全产业链的国内一流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将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于2018年启动,园区总投资11.42亿元,集轻重装备类及其他相关产业于一体,主要有轻型装备生产区、重型装备制造区、办公研发综合服务区、冰雪运动展览中心板块。“园区的轻装备类,主要生产滑雪头盔、滑雪眼镜、滑雪服等产品;重装备类,有造雪机、压雪车、索道、魔毯输送机、雪地摩托车等。”乔彦伟介绍,除此,园区还引进了体育运动器材、康复训练装备、运动休闲服饰等相关产业。
截至目前,该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已建成轻型装备车间15栋、重型装备车间8栋,累计签约冰雪类产业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48.39亿元。已完成公司注册44家,生产性项目已投产13家,服务性项目已运营14家,累计实现产值7.04亿元,其中2021年产值25354万元,今年上半年产值5667万元。张家口高新区被体育总命名为“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还被工信认定为全国唯一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在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内的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技术工人正忙着为造雪机做测试。 通讯员乔彦伟摄
发展新引擎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日前,在万全城区正北方向约10公里处,有着600余年历史的万全右卫城,正在经历有史以来声势最浩的改造。
万全右卫城作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军事卫城,被誉为“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一历史遗存,万全区先后实施了右卫城南瓮城及分墙体抢险加固工程以及明城墙遗址公园、佑卫公园、城墙修缮二期等工程,未来将逐步为万全右卫长城主题文化园区,打造成区域文化旅游核心景点。
“万全区抢抓冬奥机遇,积极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去年以来,建成了长城卫所博物馆,谋划了万全卫城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并将围绕802观礼台,打造集国防教育、军事体验、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军事文化旅游片区。”万全区文化广电和旅游长黄珍金介绍。据了解,万全卫城已获批级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未来将努力建成长城文化公园(河北段)重点展示区。
在位于万全城区西南约两公里处,110国道、207国道及G6高速公路相交会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带,这里正在一个型的体育文化公园——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张家口市最的式体育文化运动公园。公园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2023年建成开园。
“张家口京张体育文化公园总体分为‘五区、两心、一环’,‘五区’指体育运动创客区、极限运动体育区、机车极限挑战区、山地拓展区、都市运动田园聚落区;‘两心’指综合体育赛事中心和综合演绎活动中心;‘一环’指围绕整个郊野公园的环园自行车慢跑环。”万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长姚祖波说,该公园同时规划了绿色背景林、休闲景观林、田园风光区、疏林山花区等,可满足市内外游客健身、游览、观光、休闲、比赛等多方面需求,是当地加快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议的一个重要举措。
围绕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名片,万全区还重点了西北乡村特色生态旅游片区。依托西北特色生态资源和紧邻草原天路优势,加快推动洗马林古堡、正北沟、菜山沟、水沟台等特庄,打造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目前,在建的瓦窑鱼儿山云上花海星空家园,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集帐篷民宿、房车营地、休闲垂钓、农业观光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天路生态休闲观光基地;在建的榆林沟村越野小镇,有游客服务中心、卡丁车越野道、乡村卡丁车越野基地。
中在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宏威运动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整理冰球鞋。 通讯员耿峻摄
集聚新动能
——园区再上新台阶
“今年一共有11个新开工项目,7个续建项目,是园区以来,项目开工数量最多的一年。”6月23日,在万全经济区内,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项目施工场面。区的工作人员张亚飞告诉笔者,今年一季度项目数在全市15家级区中,万全经开区位列第二。
万全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企业为本、质效优先、服务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该区重点引进了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该项目由应急管理主导实施,总投资11亿元,是全国仅有的6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之一;签订了张家口卷烟厂易地搬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2025年8月完成易地搬迁;引进了张家口明阳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项目全投产后,具备年产300套单机功率4MW——9MW及以上的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年产900支90—110米型叶片的能力;启动了逯家湾创新融合片区基础设施,引进生物信息中心等批重点项目。
同时,力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实施,包括西豪丽景九年一贯制学校,可容纳4000多名学生就读;万全区第二医院以及万全区第四幼儿园、万全区第五幼儿园等。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万全区委戴鹏炜说,万全区坚持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全力推进项目。积极拓宽招商引资信息渠道,不断加招商引资力度,为区域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同时,建立健全处级领导常态化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制度,通过领办、代办“一对一”对接服务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河北日报记者李艳红 通讯员邢鹏飞、罗纳、贾雪峰)
县区委访谈
抓项目 优环境 促发展
——访万全区委戴鹏炜
7月6日,河北日报记者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委十届二次精神,结合张家口市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交好本地发展优异答卷”讨论,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强区美丽万全,对万全区委戴鹏炜进行了专访。
记者:委十届二次对河北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吹响了全员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冲锋号。在贯彻落实委精神上,万全区有怎样的发展思路和想法?
戴鹏炜:万全区作为张家口市的新城区和发展腹地,当前正迎来发展的好时机。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环境第一、发展至上”的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明确了全力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带动,以西豪丽景高品质宜居新区、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区、万全经济区、万全卫城文化产业园区、逯家湾创新融合园区、西北乡村特色生态旅游片区为有力支撑的“一核六园”发展布。下一步,重点是紧紧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通过一批项目、好项目的开工,实现产业升级跨越、乡村振兴提速、城市设施提升、社会事业发展,为全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记者:刚才讲到了万全区的“一核六园”发展布,鼓舞人心,令人振奋,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戴鹏炜:我们将紧紧抓住此次讨论契机,在解放思想中谋划发展,在真抓实干中创新突破,苦干实干,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全区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环境是第一要素、干是第一保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3方面下功夫:一是加招商引资力度,抢抓首都“两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等多重重机遇,加快总投资18亿元的张家口高新区“创客工厂”、万全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和逯家湾城市会客,选派一支专业招商队伍长驻北京,积极拓宽招商引资信息渠道,提升项目包装水平,吸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项目落户,为区域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同时,抓好总投资39亿元、19个已入库专项债项目,争取早日发行。
二是加快项目速度,建立健全处级领导常态化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制度,通过领办、代办“一对一”对接服务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立项备案、贷款办理、规划审批等方面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落地项目早开工、施工项目早建成、完工项目早投产。特别是紧盯总投资96.6亿元的张家口卷烟厂有限公司技改搬迁等5个重点项目,盯实抓牢项目招商、签约、立项、开工、竣工关键环节,用重产业项目促进经济腾飞。
三是提升营商环境温度,持续优化完善全区营商环境实施细则60条,强化项目审批卡、企业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和全程领办代办等措施,继续实行重工程、重点项目预审制,做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努力构建起“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