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张家口市行政审批门进一步深化为服务力度,采取“12234”工作法,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推动“百姓办事不出村”向“政策送到家门口”转变,全力构建“幸福来敲门”政务服务新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搭建一个总平台。线上依托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幸福张家口”APP,在市级层面搭建可统计、可分析、可关联、可办事的线上服务总平台。线下依托基层政务服务站点和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网点搭建实体支撑平台,广泛布设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实现高频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
构建两个数据库。构建政策端数据库,拓展“幸福张家口”APP平台信息汇聚分析功能,建立动态数据库。编制全市统一的办事指南、一次告知单,让群众“一看就懂、一读就会”。构建群众端数据库,“幸福张家口”群众端信息分析功能,将市民身份、年龄、、低保、社保、教育、计生等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形成自下而上的主体需求清单。
建立两个直达机制。打造门联动机制,由市、县行政审批牵头,协调组织、人社、教育、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门及县区、乡镇力量,建立联络员机制。打造主动发现机制,线上依托“幸福张家口”平台,打通市县乡村四级网络渠道,实现主动发现、智能提示、自动推送和快速响应;线下依托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等阵地,防止出现政策惠及的“盲区”和“死角”。
组建三支专业队伍。组建网格化“敲门人”队伍,将政务服务终端镶嵌到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中。组建志愿者“敲门人”队伍,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政务志愿服务。组建机关干“敲门人”队伍,由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系统机关干下沉基层,担当入户“敲门人”,为群众开展解读政策、解决问题、帮办代办等服务。
推出四个政务礼包。推出“集成服务”礼包。将受理端口延伸至群众“家中”,推动高频事项业务办理和政策服务家中办、免证办、电话办,实现“服务送上门、办事不出门”。推出“免申即享”礼包。对普惠型和确认即享型政策服务事项,探索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询问等方式,提前提醒群众确认,逐步实现符合条件的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优惠政策,实现“不敲门”服务。推出“守信激励”礼包。在有条件的县区开展基层信用试点工作,真正让基层群众体会到诚实守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推出“政策解读”礼包。依托线上各载体,宣传解读便民惠民政策,让群众知政策、懂政策、会办理。(记者李丽华 通讯员龙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