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0年度和“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情况,张家口市两项考核结果均为超额完成,位列全第一。近年来,市委、市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降碳为重点方向,通过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生态碳汇能力、深化绿色低碳交通等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碳强度持续下降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超额完成了“十三五”定目标任务。
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53%;通过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市,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30%。世界规模最的±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建成投用,为绿电送北京、送雄安作出贡献。同时,创新性地构建了、电网、电源、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
生态碳汇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市全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增绿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吸收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在气中的浓度。目前,已完成营造林1368.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9%提升到50%,完成坝上地区休耕种草181.26万亩;完成了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成、自然保护地48处,湿地公园面积65.4万亩,占全的57.7%。
以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市累计压减生铁产能261万吨、粗钢240万吨、煤炭2200万吨。推进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50.9%提升到56.4%。推动制氢、加氢、氢能产业装备制造和研发等全链条聚集发展。
交通和低碳化推进。“十三五”期间,重点在公交领域推进机动车以电替油和氢动力汽车,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18万辆标准车。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积极构建绿色公共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低碳化发展,全市累计共建完成绿色建筑863.81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299.29万平方米,不断降低公共机构能耗水平。(记者阴英 通讯员郭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