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薇薇)走进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李杏庄村种植棚里,一颗颗肉嘟嘟的红色树莓挂满枝头,莓香四溢。近两年,李杏庄村支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支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全村1300亩耕地资源,采取“支+企业”模式,引进树莓种植产业,打造“李杏庄树莓示范园区”种植基地,成为当地最红的现代农业项目。目前,已与5家冬奥会指定食品供应商达成了冬奥会树莓采购合同,负担冬奥会供应任务。
每天早晨7点,47岁的李英娟安顿好家里就来到树莓种植基地上班,负责修剪、绑枝等园艺工作。她说:“以前家里的地都是种玉米,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村里建起树莓基地,土地流转后在家门口上班,不仅时间宽裕能照顾家而且收入也多了。”
在发展树莓产业之前,因传统农业投入人工成本高、实现产值收益低,李杏庄多数村民在固有的土地上种植玉米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量的耕地资源闲置,也使得李杏庄村没有了产业支撑,没有了致富之源。2019年,村支聚焦问题导向,着力盘活闲散耕地资源,组织员干逐户开展群众工作,组织村民土地流转,仅用4天时间,将小片土地变成了抢手的连片耕地资源。
有了土地干什么、怎么干,成为了支面临的最重要的决策选择和李杏庄村未来产业发展成效的关键环节。李杏庄支联合市建发集团研究分析市场,赴全国各地考察项目,引进世界健康水果之一——树莓,随即市建发集团引来荷兰留学团队开始了信息化、智能化树莓种植,投产经营两年来,彻底改变了传统小户农业投入、收益小的被动面,实现年产树莓400吨产能、年产值30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300人、带动增收1000余万元。
“以前村民种上几亩地,一年辛辛苦苦收入不了多少钱,现在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除了获得租金外,还可以到企业的棚里打工,日工资少说也得100多元,村民增收一下就有了保障。”李杏庄村支史强说。
高产值、高收益的“红”树莓产业在李杏庄村落地生根,离不开李杏庄村支的引领推动,在支的带领下,李杏庄村有了产业兴旺的基础,有了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树莓产业更是成为了建引领张家口后冬奥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