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走进张家口机场1.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宽敞明亮的候机,科技智能的设施设备,颇具“国际范儿”。近年来,张家口市有序推进通用机场,“一支多点”的航空网络基本形成,助力张家口市后奥运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家口机场于2013年6月16日正式通航,补齐了张家口市现代立体交通网的“短板”,加速张家口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张家口机场实施改扩建工程,于2020年投运,具备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1.07万架次的能力。目前,共开通9条航线,通航城市达12个。据统计,通航至今,张家口机场已保障航班起降33523架次,旅客吞吐量312万余人次,货邮吞吐量564.3吨。
作为性新兴产业的通用航空业,承载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民生和升级消费的重要使命,潜在产业规模可观。根据《河北通用机场布规划(2021-2030年)》,近几年,张家口市有序推进通用机场,目前已投运张家口镇宁堡机场(赤城新雪国)、张家口后城机场(赤城丹霞飞行小镇)2座通用航空机场,建成张北中都机场。下一步,张家口市还将怀来、蔚县、尚义通用航空机场,进一步完善通用航空机场体系,推进张家口市特色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未来,张家口市将以张家口机场为依托,改造T1航站楼分区域和设施设备,满足固定基地运营商配套设施需求,探索发展临空经济,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动力。”市交通运输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马明明 通讯员、曹莎莎、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