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马薇)“完成设备消缺、功能完善10余项,功率因数提高到0.91,供电质效得到双提升。”8月18日上午,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设备能源周例会上,供电作业区作业长武全就首座220KV锲金变电站投运九个月以来运行情况做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张宣科技设备能源充分发挥“人机智慧”相结合优势,在供电成本上下功夫、挖潜能、求突破,积极探寻系统最佳运行方式,做好节能降耗文章。
功率因数再提升 智慧降耗创效益
220KV锲金变电站为该公司电炉项目提供强劲电力支撑,而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进而关系到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
“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功率因数搞上来,在优质供电的同时做到降本增效。”早在变电站投运初期,设备负责人就明确了攻关目标。
该攻关小组,通过与厂家技术人员交流,根据电炉生产节奏,制定可实施方案,最终决定利用变电站SVC设备能力,采取有载调压降档、改变系统运行模式、调节TCR阀控室内晶闸管角度等系列措施,实现SVC设备生产模式下动态调节和非生产情况下静态补偿两种运行方式的切换,从而降低变电站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在保证电炉安全稳定生产的同时,预计年可降低电费支出2000余万元。”项目实施后,220KV变电站传来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排除隐患保安全 智能巡检更高效
“你们看,智能机器人正在雷雨天执行高压电缆特巡工作,它就像我们的眼睛,随时可以探测电缆隧道的情况。”该供电作业区副作业长苟俊涛指着电脑监控屏幕介绍。
下半年以来,张宣科技加快推动智慧电网,积极探索智能运检和管理新思路,提升系统供电可靠性,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求。据了解,220KV锲金变电站电缆隧道位于地下1.5米深处,是公司电网首条智慧电缆隧道。隧道内智能机器人通过吊装履带,完成电缆检损、异常温升、气体监测、漏水检测、侵入识别、联动报警等任务,24小时不间断掌握高压电缆运行状况,全方位确保公司线路供电安全。
“智能机器人怕水吗?”有人或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隧道环境中,成功规划出最佳行程路线,并借助自身的导航定位系统完成各种障碍的跨越或躲避,如弯道、水坑等,进一步提高了巡检工作的安全性。
“以前我们要对电缆线路进行红外测温、接地环流测量,并检查隧道内水、电、消防系统状态,耗时费力。”苟俊涛说:“智能化电缆隧道的实现,将全程巡检由原来的人工6小时转变为智能巡检2小时,效率提升3倍,同时消除了人员点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日前,220KV锲金变电站岗位人员随时通过检查隧道内回传的数据和视频,发现以前不易发现的问题,并且及时上报处理,全方位、智能化守护电网“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