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通讯员郝建军 记者李艳红)今年以来,涿鹿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落实“百姓说事,干解题”工作机制,把百姓所需所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晴雨表”,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效能,把“问题清单”变成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
收集问题,线上线下同步受理。为拓宽居民群众说事渠道,在全县建立社区说事站7个、小区说事点45个,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制作张贴“您放心说事、我用心解题”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开展定期巡街巡片活动,畅通了说事渠道,2022年上半年共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400余件。
精细分类,建立“实名”清单台账。围绕社区居民反映的常见难题,按照疫情防控、安全隐患、环境治理、矛盾纠纷等9类别,81项具体事项,分门别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决问题难易程度,从“小区—社区—乡镇—县区”确定解题层级,分配解题门,给问题“贴名牌”找“主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压实责任,限时对账办结销号。充分发挥组织推动作用,对问题台账实行日监督周汇总,明晰受理时间,紧盯办结时间,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程度和行业标准,实行1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3天以上四级处置模式。对供水、供电、供暖等民生问题和政策性咨询问题,1小时内有回复;社区层级能解决的,24小时内有计划;多门参与解题的,48小时内有方案。各层级解题队伍秉承“闻风而动,向前一步”的工作理念,组织“百姓说事,干解题”专题协调会,“加急”解决居民的烦心事、麻烦事。
评比反馈,专人督办注重“双效”。由该县相关门对问题台账定期调度、随机抽查,评解题效果好不好,比解题时效高不高。以日常评比反馈,年中排序通报,年终综合考评为抓手;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考评核心,建立解题办事长效机制,把服务做到“心”上。目前,共计解题437件,其中线上362件,线下75件,解题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