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涿鹿县举办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交流观摩会,51名乡镇产业人才联盟代表参会。活动采取“观摩+研讨”的模式,为乡土人才打造一个互相交流、学、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涿鹿县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在县级层面和各乡镇建立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吸纳各类专业人才310余名,着力打造“河桑干”乡土人才品牌,在服务乡村振兴之路上跑出“加速度”。
挖掘非遗传承人才,推进活化利用。围绕涿鹿的绕花、秧歌角、东窑沟制陶技艺、龙王塘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7个非遗人才工作室,鼓励带徒授艺,通过品牌升值、产业创新等方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培强乡土文化人才,助力文旅融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组织霍汉清、杨存山等乡土文化人才精心创作编排,成功将型现代晋剧《劈山渠》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型秧歌角剧目《杨怀英》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搬上舞台。积极打造涿鹿县丁玲馆、杨窑博物馆、狼窝古村落等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景点,精心培育相关产业人才,讲好涿鹿故事,推进文旅融合。
壮农村人才队伍,发展特色产业。以“河桑干”乡土人才振兴人才强冀项目为龙头,引进和培树一批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积极动员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带动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家乡、振兴家乡,涌现出了“酸枣哥”王全明、“苹果姐”张星星、“兔爷”赵玉星等一批返乡创业成功人士。(闪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