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乡村振兴谋富路 桑干河畔赋新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走进张家口市阳原县下滋铺村,干净平坦的街道,青砖彩瓦,绿树繁花,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广场休闲娱乐,处处酝酿着勃勃生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河北地质矿产勘查国土资源勘查中心(以下简称“国土中心”)和阳原县下滋铺村齐心协力共同绘就产业兴、环境美、村民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精准施策  兴产业谋富路

一年一小步,三年步。2019年时,下滋铺村的人均收入为5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0万元。2022年,人均达到了14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42万元,各项指标都有了跨越式提高,有效巩固了成果。

乡村振兴谋富路 桑干河畔赋新篇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再也不是新型农民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国土中心和下滋铺一起谋划,因地制宜,立足本村资源,落实产业帮扶政策,采取“一托底两扶持”模式(即:光伏电站收益托底,扶持发展杂粮种植产业,扶持发展黄花种植产业),打造示范引领集体经济。入股产业,小米加工厂,完善黄花熏蒸车间加工产业链,开展消费扩销路,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

做好“土特产”文章,从一方水土中找乡土资源,打造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以小米和黄花菜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国土中心以“自筹资金+争取当地帮扶”方式,连续多年免费给村民发放化肥、谷种、农药等物资,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实现小米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每亩产值约2000元。同时还积极开展消费,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累计16余万元,为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株忘忧草,万户计。黄花菜又叫忘忧草,耐贫瘠、耐旱、易活,兼具使用、加工、观赏等功能。阳原县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非常适合其生长。为了实现种植产业多样化,破解传统种植业收入低的难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采取“支+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运营模式,争取帮扶资金建立了50亩黄花菜种植基地,并且在国土中心的力支持下,通过合作社建立了小米加工、黄花蒸晾车间。每年7月是黄花的收获期,全村具有劳动力的村民,每天早上5点钟准时到地里采摘黄花,一直干到早上7点,短短2个小时可挣得工资七八十元,而且不耽误农活。黄花的采摘期为40天左右,因年老体弱没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农户则可以年底分黄花红利,让农户有了切实可行的增收渠道。村民刘荣激动地说:“还是的政策好,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黄花产业已成为村民致富的“当家花旦”,合作社为村民撑开了保护伞,让老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人人参与 村庄旧貌换新颜

乡村振兴谋富路 桑干河畔赋新篇

“垃圾靠风刮、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曾经是下滋铺村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村里富了更要让村里美起来。为此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干聚焦美丽乡村,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深度挖潜,干群齐心,共建共享,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对下滋铺村进行景观化打造,利用村里的破旧院落、坑洼沟壑等闲置地,巧妙地构建“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路边栽种了柳树、松树,铺设彩砖,安装路灯,美化墙体,硬化路面等基础设施,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扫除行动,人人参与清理畜禽粪便、拆除残垣断壁和破旧院落,对破损院墙加固修缮等。2022年,为全面提升村民生活品质,解决厕所问题,实施改造厕所130户,人居环境得到极改善,已起到了“绿化添一分,环境美十分”的景观效果。为关爱五保老人,村里兴建了美丽养老幸福互助院6处。下滋铺村的经验做法得到级多家媒体的专题报道。

好民风 带来更多幸福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下滋铺村变美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清醒地认识到打造宜居乡村,改善居住环境只是外在美,还缺少文化底蕴和提高群众道德素质的魂。在驻村工作的协助下,村两委干牵头了村民文明理事会领导机构,建立民规民约,利用理事会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树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同时国土中心提供文明培育基金,在下滋铺村积极开展文明培育“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奖励活动,累计培育文明户32户,促进了下滋铺村乡风文明的整体提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的下滋铺村有了自己的公共娱乐场所,村民秧歌队成了村民眼中的“明星舞蹈队”。这支舞蹈队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家满怀幸福感把自编的秧歌扭到了县城的街上,跳出了乡村振兴的文明风,舞出了蓬勃向上的新气象。矛盾纠纷少了,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多了……文明新风形成了,村里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

实施网格化管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在下滋铺村建立了“1+2+5+8”网格化管理模式,本着“小事不出村、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在村里发挥调处邻里纠纷、评判美丑善恶、监督公共事务、帮助群众致富、倡导文明新风等功能,发动群众人人都投身文明乡村中来。在家的共同努力下,下滋铺村被授予了“河北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实现了乡村的“长治久美”。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的精神的开之年,一号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国土中心将深入贯彻的精神,认真落实帮扶单位职责,在乡村振兴这个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河畔干净整洁的村屯,欣欣向荣的农家庭院,淳朴浓厚的乡土民风,抬头有蓝天,低头有碧水,吃的是无公害,喝的是山泉水,鸟语花香萦绕身边。希望之花正绽开在下滋铺村这片土地上,一曲雄壮的乡村振兴交响乐在桑干河畔激荡回响……(通讯员 崔建修)

标签:公益 社会

地区消息